謝謝諸位先生/女士長期以來對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關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網((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官網)歷經十余載三次改版,不知我們的努力是否達到了應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類文明探討的道路上永遠有你們同行!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2003年成立起,2004創辦"元上都文化網"以來,堅守專心元代歷史文化研究初衷,鍥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盡力,探尋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錫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揚中華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學研究成果助推于人類文明的追索,為中華復興的精神構建奉獻綿薄之力。聯系我們或評論網站文章 ,留言, 請發至郵箱 : sdwhyj_2004@126 com
元世祖忽必烈以藩王之尊,受命總領漠南軍國庶事。1251年以來駐守金蓮川,“征天下名士而用之”,“得開府,專封拜”,建立了蒙元歷史上有名的“金蓮川幕府”。為元帝國的建立集聚了大量人才。1251年元世祖忽必烈以蒙哥合罕御弟之尊,總領漠南軍國庶事,開府建衙,駐守金蓮川一帶。忽必烈廣攬人才,聚集了多方面的賢能之士,“征天下名士而用之”,“得開府,專封拜”,建立了蒙元歷史上有名的“金蓮川幕府”。元世祖忽必烈正是在金蓮川廣攬人才,確立了安邦治國之策,開創了大元盛世的偉業。 忽必烈在定宗即位前(1242年)將中原佛教領袖云海請到漠北,"問佛法大意"。海云南還時,將徒弟劉秉忠留在忽必烈身邊。劉秉忠是儒、釋、道皆通的人物,他不但自己不倦地向忽必烈講述治理天下的道理,還將張文謙、李德輝等中原儒者推薦至忽必烈帳下。真定封地的所謂"藩府舊臣"燕真、賈居貞、孟速思、董文炳、董文用等人,也先后受召投身于忽必烈帳下。金代的狀元王鶚、名士元好問、張德輝等,也陸續北上會見忽必烈。在上述種種人物的影響下,忽必烈對漢文化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對安邦治國之道有了較充分的準備。 被召入金蓮川幕府的各界人士,可以考見的用60余人。有正統儒學的代表趙復、許衡、姚樞、竇默、楊惟中;吐蕃佛教薩斯加派教主八思八;原漢地世侯的幕僚楊果、郝經、楊奐、宋子貞、商挺、李旭用、徐世;畏吾爾人廉希憲阿里海牙、葉仙鼐;大食人也黑迭兒,回回人扎馬魯丁、阿合馬等。
百年古都 學術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學研究 史海鉤沉 蒙元風云 上都河文學 研究會 圖片欣賞 留言板 版權所有: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巴雅爾圖 地址:內蒙古錫林浩特市錫林大街錫林郭勒文化園 電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備202100102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