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諸位先生/女士長期以來對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關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網((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官網)歷經十余載三次改版,不知我們的努力是否達到了應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類文明探討的道路上永遠有你們同行!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2003年成立起,2004創辦"元上都文化網"以來,堅守專心元代歷史文化研究初衷,鍥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盡力,探尋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錫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揚中華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學研究成果助推于人類文明的追索,為中華復興的精神構建奉獻綿薄之力。聯系我們或評論網站文章 ,留言, 請發至郵箱 : sdwhyj_2004@126 com
元上都是一座七百多年前聞名于世界的草原都域,與北京、羅馬、巴黎等國際大都市齊名.又名上京、灤京、灤都.城南灤河自西向東緩緩流過,城東北“陰陰松林八百里,昔山相傳為界址! 1964年確定為內蒙古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確定為國家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元上都遺址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清單. 一、元王朝故都 上都興建于1256—1259年,當初為開平府,1263年詔改開平府為“上都”。1358年和1363年兩次遭戰火焚毀.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先后有6個皇帝在上都登上大汗位.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此即大汗位。1294年元成宗鐵穆耳,1307年元武宗海山,1328年天順帝阿刺吉八, 1329年文宗圖貼睦爾,1333年順帝妥歡貼睦爾,先后在此即大汗位。 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發祥地。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年)為成吉恩汗之孫,蒙哥大汗之弟。公元1251年忽必烈36歲時受命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在金蓮州建桓州(今黑城子)成立“金蓮川幕府”, 1256—1259年命劉秉忠建造開平府,1260年在開平府(即后來的上都)即大汗皇位。 據元文宗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統計,上都城不包括諸王屬下戶藉,直接歸大汗管理的41062戶,118191人。城內工匠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統計為2999戶。 二、建筑雄偉,大氣磅礴 上都城呈方形,邊長2200米,由皇城、內城、外城幾大部分組成。 大安閣是上都的主要宮殿,是皇帝登殿議政之所。另有五殿,水晶殿、洪禧殿、睿恩殿。穆清殿、清寧殿。 伯亦斡爾朵為行宮,包括龍光殿、慈仁殿、慧德殿、欽明殿。 沙勒烏爾朵(黃色宮殿)為容納數千人的宴娛之所。又名“竹宮”,外墻用木、竹制成。 另外還有統天閣、萬安閣、通明殿、鹿頂殿、歇山殿、玉德殿、明仁殿、東便殿、五花殿、桶門亭。 著名的城門有:御天門、明德門、昭德門、復仁門、金馬門 處處雕梁畫棟,金壁輝煌,一派大國氣象。 徐進昌
百年古都 學術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學研究 史海鉤沉 蒙元風云 上都河文學 研究會 圖片欣賞 留言板 版權所有:元上都歷史文化研究會 技術支持:巴雅爾圖 地址:內蒙古錫林浩特市錫林大街錫林郭勒文化園 電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備202100102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