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日阿哈勒吉惕額勒順 ①(170.200.208.214):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此地是指1203年夏成吉思汗與王罕之間進行的一場戰爭史稱“哈日阿哈勒吉惕額勒順戰役”(漢文為合蘭真或阿蘭塞戰役),史稱著名戰役。窩闊臺、桑昆受傷雙方死傷慘重。戰后成吉思汗路經兀勒琿赫、希魯格勒只惕河,撤回于達蘭努莫爾戈斯,王罕將所部修整于烏蘭寶日渾附近處,最后在“哲吉格爾溫都爾戰役”將汪古部(克烈漣惕)全部打垮。
據有關“哈日阿哈勒吉惕額勒順”之地理位置地形拉施德丁所著的《史集》一書中記載為“哈日阿哈勒吉惕額勒順位于女真邊界以東,烏拉蓋河附近”②之。
據《蒙古秘史》、《多桑蒙古史》和《皇元圣武親征錄》等書中分別記載為“合剌、合勒只惕”、“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哈日阿哈勒吉惕”之。
據《元史》之《帝紀》記載:“哈薩爾前來回師后,王罕所部致合剌、合勒只惕地與成吉思汗開戰之”。③
據拉希鵬斯格《水晶珠》載“稱哈拉錦之地名”,④據尹基納希所著的《青史》載“哈喇哈勒吉納”、“哈勒吉納音達壩納”⑤等。
對此,“合剌、合勒只惕額勒順”究竟在何地?有關研究專家各有不同的觀點。
策.達姆丁蘇榮認為此地名之讀音叫“哈喇哈勒金-阿里雅圖”。⑥格.皮仍萊稱:“合剌、合勒只惕額勒順之地有可能地處努莫爾格河交匯處以下游地帶。應關注哈谷沁沙地、壕然沙地、烏塔嘎兒圖沙地、毛易勒圖沙地等地方”。⑦
據賽稀雅拉所著的《成吉思汗史》一書中栽:“地處喀喇喀河之下游的努然沙地、烏塔來圖沙地、毛易勒圖沙地等有多處沙地。由此古代的‘合剌、合勒只惕沙地’應按道理地處于此。關于此次戰役丁向彬所著的《成吉思汗頌》一書中之為‘合蘭真’戰役。這對‘哈喇哈勒金沙地’的有一種訛寫而已”。⑧
據王國維所著的《皇元圣武親征錄》注解中載:“現位于賽溫都爾以東的叫哈查爾河之地為合剌、合勒只惕沙地”。他又:“現西烏珠穆沁旗南有稱烏蘭達壩。它的東北部有座稱易蘭寶格圖的山。此地是自從契丹、金朝時迄地處慶洲以北的金朝外圍要塞。是為沿著山勢所筑的要塞堡壘?赡苁欠Q之為北堡壘要塞。從此向東曼延而去的山稱之為灰騰達壩……是俗稱灰騰的地方。此地西有哈查爾河。哈喇勒斤原野為此地也……”。⑨
王國維所解釋將“合剌、合勒只惕沙地”認為與“烏蘭達壩”、“阿里雅音寶格達”、“灰騰”、“哈查爾河”(胡吉爾、可能是指那林河-編者)等地相關,認定本此戰役發生在西烏珠穆沁之地是有道理可循。成吉思汗所發動的“灰騰戰役”就是在此進行的。他在此將“烏蘭寶爾胡惕河”誤認為“哈查爾河”。(胡吉爾河)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有關《蒙古秘史》地名學規范化的深入看,出生在烏珠穆沁家鄉的有些學者研究相關本土所發生的《蒙古秘史》中所述地名并曾提出了許多研究見解。
潑.杜古爾:“這一史料所記載的叫合剌、合勒只惕究竟在何處方面與實地考察看,可以肯定在東烏珠穆沁旗境內的烏拉蓋河以南的呼熱圖淖爾公社的哈喇金高畢(哈拉金戈壁)一帶”。⑩
高.日阿華:“橫貫西烏珠穆沁旗境中部的(嘎亥額勒順沙地)向南呈片兒狀蔓延到高日汗--山之背麓,越過山之西麓。然而每一片兒各有名稱的同時高日汗—山之北麓的5-7華里處有稱謂(哈日阿額日格),(哈勒金茫哈)的沙地等其西北部的高大沙地稱(哈勒金寶都),其北的高地稱(哈日阿紹榮)。繞流于高日汗山背麓的高日汗河段稱(哈日阿烏素),這里居住的浩特艾里亦稱謂(哈日阿烏素艾里)。上述德嘎亥額勒順的(額勒順)到稱之為(哈日阿),(哈日阿哈勒金)名稱,等同于經典史料的(合剌、合勒只惕額勒順)之譯音縮寫稱謂。因此,顯而易見它是此名稱的縮寫稱謂……!保11)認為此為“合剌、合勒只惕額勒順”再現西烏珠穆沁旗境所下,與波.都古爾所指的稍微偏西了一點兒。
波.扎丹巴認為現東烏珠穆沁旗翁根蘇木轄境的翁根蘇木駐地的稱之為“烏蘭茫哈”只東北6-7華里處的三角架子高地為“帽溫都爾”,將王罕追至,成吉思汗與其晝夜激戰于此,此戰役中桑昆的臉頰受重傷和窩闊臺的胯骨受重傷的地段正是帽溫都爾和哈日阿哈勒金額勒順之間的“彥吉嘎河流域”地帶。
從烏珠穆沁本地的三位學者的觀點看,此次戰役發生在
烏珠穆沁的東部方面是統一的,戰場實地而言,一種說法認為烏蘭布日嘎惕河流域,另一種說法認為彥吉嘎河流。然而
潑.都古爾、孛.扎但把他們同認定為“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地處在現在的呼熱圖淖爾蘇木境所轄的“哈拉金戈壁”地帶。
“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戰役是“烏蘭布日嘎惕河”流域下游現在的“哈拉金戈壁”附近進行的!肮鸶瓯凇保|經118度、北緯45度)地處呼熱圖淖爾蘇木阿爾斯楞圖嘎查境內,此戈壁東部和西部漫延環保在沙漠之中。這就是古代的“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將此沙漠地帶原來就有俗稱“哈拉金額勒順”之傳說,F此沙漠統同稱之為“橫格日格額勒順”。據傳說巫教徒在此丟棄巫鼓而后人沿用此名。
關于將此“哈拉金戈壁”就是古代的“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之證據如何?
一、仍保留著“哈勒只惕”、“哈拉金”、“哈拉吉納”等古地名。
二、在此周圍均由沙漠、平原、沼澤潭、河流等名稱恰符合“額列惕”、“合格熱”之稱謂。
三、認為王罕之所部的撤回之方向準確!睹晒琶厥贰酚涊d:“帽溫度爾之南麓經烏蘭寶日哈惕起狼煙,搖睹王罕他們正追擊了過來”(13)。帽溫都爾山、位于我們所說的哈拉金戈壁的西南部,此山南麓經烏蘭寶日哈惕(寶日哈惕河)起狼煙恰吻合于此地此景,從戈壁南沿的牧馬人能視之。戰后王罕撤回所部記載為“敵人之狼煙次從帽溫度爾山南麓向烏蘭寶日哈惕河方向卷起狼煙遠遠離去”。(14)這表明王罕所部的來去均在同一條直線上。因而在此“高日罕河”或“彥吉嘎河”流域不可能塹擊作戰的可行性。再說這場戰役為王罕所部追擊成吉思汗所部的戰役。
四、這符合了休戰后成吉思汗的行軍路線為經-兀剌灰-術魯格勒吉惕河到達答蘭努穆爾格斯山之地。術魯格勒吉惕河(色也勒吉河)支流向自北向南于烏拉蓋河匯流的地點在正是我們所講的“哈拉金戈壁”極近處。因而受重創的成吉思汗所部軍隊緩慢地行軍于色也勒吉河、烏拉蓋河流域到達了答蘭努穆爾格斯山一帶。
五、“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戰役之后,王罕所部軍隊也沒有遠離與此地帶!俺杉己古c王罕交戰于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地帶之后,王罕盤踞于叫吉干葫蘆的地方”之記載于《皇元圣武親征錄》一書中。這一“吉干葫蘆”之地是指現在的東烏珠穆沁境內的“吉干努日阿”之地。
當秋王罕所部軍也盤踞在烏拉蓋河南岸的“者吉格爾溫都爾”(呼圖勒敖包)、“孛爾和音額列惕”(孛爾和音茫哈)、“扎姆亥音茫哈”之時成吉思汗突擊殲滅之。
注解(1)額勒登臺、阿爾的扎布他們所抄錄注解的《蒙古秘史抄錄注解》,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呼和浩特,1987年、493頁載《他動身與第二天太陽西下時辰到達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處宿營》見643頁《與克列惕民眾混戰于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處……》,697頁載《迂回混戰于克列惕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717頁載《又逃于克列惕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處……》。
(2)多!睹晒攀贰芬粫97頁、注解(1)
(3)《皇元圣武親征錄》一書的107頁、注解(140)
(4)胡和溫度爾校注的拉稀彭斯格所著《水晶珠》、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85年、45頁
(5)尹吉納稀《青史演義》825頁
(6)(7)(8)賽稀雅拉所著的《成吉思汗史》一書362頁、見《合剌合勒只惕額列惕》之注解
(9)《皇元圣武親征錄》一書第96頁、97頁。注解(98)
(10)(11)(12)納.布和哈達編輯的《烏珠穆沁研究》一書、內蒙古文化出版社、海拉爾、2006年
(13)(14)《蒙古秘史》493、494頁
(15)《皇元圣武親征錄》一書41頁
|